close

510.jpg

 

大安的週四晚下課,課務找我聊一聊,兩個 Pilates 班級,週二晚和週四

晚,舊生續報人數都不足十人,聊關於將兩個班從四十人大教室換到十三人小教室的事情。大安的飛輪課,一位男同學要停課出國攻讀博士學位(祝福他一切順利),已經是五人超級小班的飛輪課少了一位學員,只有四位續報在新學期也會開不了。這三堂課,Pilates 和飛輪,都戰況告急,有興趣加入的夥伴,請在四月二十七日(週五)前報名喔!感謝!

 

和幾位運動中心的老師們閒聊,說起舊生續報,大家異口同聲的都說運動中心的學員人數有明顯減少了。台北市這幾年,大型健身房和小型健身工作室越開越多,連許多格鬥技武館都兼副業開團體班的 TRX、健身拳擊、有氧舞蹈和肌力鍛鍊的課程,運動人口被分散是一個原因。就像詠春拳,在 2008年甄子丹的葉問電影上映時,全台北市網路搜尋找不出五位教學者,但求學者眾,開的課是班班爆滿可以超過三十人。十年後的現在,網路一搜,台北市有三十位以上的教學者,許多教學者還在多處不同地方授課,一個班級的學員人數要有十人是不容易了。這幾年許多格鬥技如巴西柔術、菲律賓武術、俄羅斯武術、綜合格鬥技等等引進台灣,且擂台賽以及與異種格鬥技切磋武鬥都盛行,學習者有更多的選擇和比較,詠春拳不只是格鬥戰力受到質疑,也像蛋塔效應般逐漸乏人問津。另一個,是市場上各類課程不斷推陳出新,教學的內容和模式如果不合學員們的胃口,不用考慮,立即走人。閒聊老師中有人說起要改進,說是這樣說,真要改,難喔!不管再如何改進,也改不了多少,因為教學是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與能力專長的展現,教學者是什麼個性、什麼思維、什麼能力就會呈現出什麼樣的教學內容和授課模式。

 

Pilates 課,未來的教學計畫是將如詠春拳課、抗暴防身課和燃脂肌力課一樣,加入器材鍛鍊,有了器材,同學們能玩的動作會更多,我能發揮的空間就更大。網購幾樣鍛鍊器材,一箱一箱的包裹送到家,老媽再次碎唸著:「每天教課忙一個月也賺沒幾萬,一直在給學生買東西,上進修課,幾萬幾萬這樣在花,辛苦錢不知道要好好存起來,老了你就知道!」我也能像其他教學者一樣玩玩地板就好,光是地板動作就能將學員們操死,但是玩了兩年地板,我很鬱卒,純地板並不是我想要的 Pilates,Pilates 不只有地板。要學員們自備器材?幾乎我認識有玩器材的 Pilates 老師都要求學員們自備,她們只玩彈力帶,而我的玩具太多了,要學員們自備一樣一樣買很麻煩,且每一樣都要加上運費是浪費錢,還是我來準備,同學們會省時、省事、省錢。

 

工作室的詠春拳課,新加入兩位女同學,歡迎她們加入!女生願意練拳的不多,願意練傳武的是更少,選擇走格鬥路線是更 ~ 更 ~ 更少。大安的「抗暴防身-踢打棒刀」課,這學期的八位女同學有六位續報新學期課程,我很開心能夠與她們再續緣。加油,女俠們!女戰士們!還有我也要加油。

 

我發現,我非常喜歡看中國武俠片,喜歡看中國的刀槍劍棍和各種奇怪兵器在舞來舞去,有時候看中國大陸拍的古裝武俠片,實在沒有什麼內容,但是因為劇情中有兵器互相敲來打去,照樣看得津津有味。工作室有一個兵器桶,裝有一些以前練洪拳時使用的刀槍劍棍和幾樣奇門兵器,在練詠春拳後就不再碰它們,想過全部賣掉,但是捨不得,許多已經跟了我有二十五年以上,是老朋友了。不賣也好,只要我人在工作室,看到它們,就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,詠春拳能不能戰,一日是教學者就一日是該扛起的責任。

 

詠春拳的長棍停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練習,最近又開始練它,因為在持續拉一段時間的彈力帶後發現,核心肌群的強化對格鬥能力提升的幫助是相當明顯的,而長棍的操作,算是很棒鍛練核心肌群的一種器材。對詠春拳,又有新的認識。Pilates 課購買的多樣器材中有彈力帶一項,多買了一些,詠春拳課的同學們也要開始拉了。

 

詠春拳課,一位同學問:「這個手法這樣用對嗎?」若要攻能攻得了,要防能防得了,對你來說,就是對的。別執著在固定不動的姿勢上的對錯,與同學們多做自由對練,與拳友武友們多些切磋交流,從動態中去找對錯,從鬥毆中去找到對錯。否則,站著不動的再正確標準,再細緻微妙,也是不堪一擊的花拳繡腿。

 

詠春拳的黐手,鍛鍊目的是在嘗試,不斷的嘗試,不斷的失敗,不斷的修正,不斷的發現,然後,不斷的更好,不斷的進步,不斷的累積各式各樣的交手經驗和自我認同的格鬥自信。課堂上,不要怕被打,不要怕犯錯,有被打才有打人,有錯才有對。每一次的嘗試,都是挑戰,是在發現不同的方式,是在發現不同的自己。也在挑戰完之後會發現,原來怎麼做是這樣做,原來自己是可以的。多和強於自己的對手對話,多和自己靜默的身心對話,你會在各種強度鍛鍊中不斷進步。唯有持續的進化,才會更進一步的認識詠春拳,認識自己。

 

每一種格鬥練習,沒有對錯好壞,都有它的鍛鍊價值,但怕的是將練習給練僵和練死,例如打牆包,它是力量、距離、節奏、體勢、整勁等等許多格鬥能力養成的絕佳工具,但是,若打擊時像機器人般,就很難培養出應有的格鬥能力。善用,不只是在行動上,還有思維也要跟上。

 

格鬥的放鬆,是在練習時與交手時的身心狀態,並非只有雙手不要用力如此膚淺。不要用力,並非沒有用力,有在用力,用力的不只有雙手,要全身,包括心,困難的問題在於 - 如何用力?用多少力?

 

黐手,是練攻防技巧?是練動作到位?都行,都對,要在意的是鍛鍊方式對格鬥能力的提升是否有實質幫助。如果沒有,可以考慮放棄黐手的練習,因為方向不明,意圖不明,效果不明,多練無益,就是一個練自我催眠與自我感覺良好的浪費生命和浪費金錢。

 

武術課,有同學的模仿力很強,或是動作做得很好,從外型看來是無懈可擊,但是無形的力量是否有整體而出,才是真正要練的。格鬥動作的練習,並非做出來和擺到位,是要用來打架的耶,是要用來搏命的耶,要打出來,要打到位,該沉要沉,該脆要脆,該烈要烈,該止要止,軍隊說演習如作戰。

 

詠春拳課,黐手練習,一位同學問我:「手肘應該內扣多少?」我回:「自己試試,覺得應該要內扣多少就內扣多少!」教學者是引導者,不是抓起學習者的手放到某個位置的行動者,學習者自己做出來的動作,才是屬於他的能夠應用的動作,對他而言是正確的動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