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9.jpg

 

大安的櫃檯小姐問我:「週一跟週二的兩堂肌力課都滿班,你還有開

其他肌力課嗎?這幾天有人要報你的課,沒辦法報。」這是個有趣的世界,週一晚的肌力課曾經因為招收不到學生而撤班,週二晚的肌力課幾年來一直維持在一半人數的二十人左右,不知怎麼,這幾期都是滿班,或許是這一兩年肌力鍛鍊的風潮逐漸在台灣傳開了吧!

 

詠春拳上課的休息時間,我拿著筆記本急急寫著。一位學生問:「看你一休息就在寫,寫什麼?」作詠春拳筆記啊,看見什麼記下,想到什麼記下,在網誌上留下的雜七雜八的文字就是這樣來的。

 

詠春拳同學問如何黐手 ~ 黐手可以分成兩個種類,一種是黐形,一種是黐力。有人很明顯的是其中一種,有人則兩者都有但比例的多少不同。兩者沒有何者比何者佳,各有利弊,也各有各自的格鬥素質。

 

詠春拳同學問鬆 ~ 怎樣算是鬆,每一位武者都有各自的見解。詠春拳的重點在街頭鬥毆,一切鍛鍊都為格鬥而存在,並不是在為鬆而練,如果有很好的配套,詠春拳也能剛打、硬吃、猛毆。

 

詠春拳的格鬥鍛鍊,如何讓同學們練出控速和控力的能力,一直是一件讓我很頭大的事情。

 

詠春拳課,看同學們做自由對練的練習 ~ 自由對練,不容易突破的鍛鍊瓶頸,是一心在打,沒有覺察自身的動作是否到位。課堂上的一切鍛鍊,都在為增進格鬥能力而練,不是在打鬥。

 

詠春拳的所有鍛鍊,目的都在使格鬥能力提升,不是在讓黐手做得更好。所謂的強,應該是格鬥能力,不是黐手能力。

 

詠春拳在格鬥世界,它是渺小的,但有存在的意義,它是平凡的,但有傳承的意義。

 

詠春拳是否適合所有的性別和年齡,這要看教學者的教學模式。

 

詠春拳,將手法和步法做相較,我認為較難練的是步法。步要好,需要有強壯的核心和夠猛的下肢爆發力。

 

詠春拳,持續的學和練,我發現到,找不到出路,不知道它到底在何處,不曉得何時會結束未知的追尋。

 

格鬥,每一個動作要怎麼做,是微不足道,但都格外重要。

 

別老窩在一個小方田,都長青苔,都生鏽了,走出去,才會曉得世界有多大。

 

每一個經歷,都串接著一個開始,這段旅程讓你成為既普通又特別的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