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_2044  

一位新生同學說:「詠春拳蹲這樣,打日字拳,很娘炮!」看詠春拳的短橋窄馬,我可是一點都不覺得它很娘炮,相反的,覺得它非常殺,特意將制服做成棗紅色,既黑又紅,夠殺的顏色。

問學生為何不打武聚,男學生說:「被打很丟臉!」身為教練的我被打,影片還放上網公開,這個臉都丟得起,你是學生怕丟什麼臉?女學生說:「都是男生,我怎麼打得贏!」與不同技擊武術,不同格鬥模式和不同人交手玩玩,得個對戰經驗,沒有輸贏這回事,更何況它不是競賽,也不是真打,更無輸贏可言。

學生問:「無師無對手,鏡與樁中求,這句話是什麼意思?」這句話是說,若想要有點詠春拳格鬥的料,就要有老師能指導開悟,有對手能切磋交流,還有自己能勤學苦練。

學生問:「詠春拳跟截拳道是一樣的嗎?」很難說兩者的差異在何處,就算是詠春拳,不同傳承,不同派系,不同教學者,也會不相同,甚至是完全不同,更何況我沒有接觸過截拳道,無從比較起。但以李小龍會跳舞來論,截拳道應該蠻注重節奏和拍子,詠春拳以黐手來練格鬥,講順勢而行,不談節奏與拍子。

學生說:「可以這樣打?」我不知道你可不可以,但我是允許我自己可以這樣打,我不是在練詠春拳的詠春拳,我在練詠春拳的保護自己,對我而言這是兩件事。當談詠春拳,要有詠春拳的格鬥模樣,但是當談街鬥,談防身自衛,毫髮無傷的脫身才是重點。詠春拳玩到現在八年,我感覺它是在訓練街頭打者,不是切磋能手,不是擂台高手,更不是黐手專家。

瘦小女學生在與高大男同學黐手後問我弱勝強與小擊打的格鬥問題 … 從一個角度來說,有些事是讓人很無奈的,因為先天條件已定,無法光靠後天努力就能扭轉乾坤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體型優勢是格鬥元素之一,力量優勢是格鬥元素之一,說速度快,或反應快,或技術好,它們全都是格鬥元素之一,可格鬥在打的是整體戰,還有,運氣,所以會不會贏,能不能勝,要真的搏命互毆了才會知道。

學生問我一個動作對不對的問題 … 不同世界,不同立場,對和不對,要看你相信什麼。

學生說:「課堂也打,還辦武聚來打,老師你很愛打喔!」不是很愛打,是很怕打。就因為很怕打,所以一定要打。訓練有兩階段,第一階段是身體訓練,訓練身體以達到實戰的需求,第二階段是精神訓練,每個人都有害怕的,面對自身的恐懼,並征服它。身體與心理,相輔相成。

我所學練的詠春拳不將殺氣表露於外,內斂的格鬥方式,對性格溫順的人來說是很吃虧的,格鬥能力的進步速度會慢些。

見了面,總會問「練幾年」,似乎是數字越大,能力就應該越強,但這是誰規定的,誰規定十年一定要強過一年,難道一年強過十年不行?誰規定十年就是對而一年是錯,難道一年是對而十年是錯,這樣不行嗎?

測試了一下工作室和大安的每一塊塑膠擊破板,發現到,每一塊都是兩面的難易度不相同,一面相當容易被打破,另一面就相對的不容易。

做選擇,看似來自於自由意志,但其實別無選擇,在一開始即被限制了選擇範圍,而選了更是踏上一條不歸路。你在少數可選之中自由選擇的跟了一位教學者,然後別無選擇的被定型,之後的所練所打都無法抹去的再回頭重新來過。

選擇了詠春拳,即選擇成為一名戰士,今後,仗義出手成為家常便飯。但出手前再一思,打了這場,是否有讓世界變得更美好,如果沒有,不打。

你決定選擇詠春拳,接著,由詠春拳決定是否要選擇你。

你不可能練成跟你的教學者一樣,因為每個人生來都有固定的條件,教學者他是他,你永遠是你。

黐手的訓練之一,是讓你在激烈戰鬥中依然能夠冷靜思考與觀察對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